發表時間:2019-12-26 點擊量:
2019年11月28日,北京米其林榜單正式發布,繼廣州、上海之后,北京成了全國第三個擁有米其林榜單的城市。
幾天前,米其林公布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“必比登”餐廳 名單,共有15家餐廳上榜。
米其林指南2020北京
名詞解釋
“米其林餐廳”一般指拿到“星星”的餐廳,“必比登”主要是“不起眼但提供物超所值”的餐廳或街頭美食,比如這次上榜的豆汁、鹵煮等地道小吃都人均不超過200元。
一星代表「優質烹調,不妨一試」;二星代表「烹調出色,不容錯過」;三星代表「卓越的烹調,值得專程造訪」。
餐盤,指的是有能力沖擊“米其林星星”的優質餐廳。
然而, 從上海到廣州、北京,米其林的“美食指南”之路并不順遂,一經發出,廣受爭議。
爭議背后不由得反思:米其林評價標準是否合理?
好不好吃并沒有統一的標準!畢竟人類的味覺并不相通!
湖南的臭豆腐、安徽的臭鱖魚、寧波的臭莧菜梗、北京的豆汁,在國內,有的人趨之若鶩,有的人敬而遠之。國人鐘愛的皮蛋,成為外國友人的黑暗料理榜單食物。
國內都存在鮮明的美食評價鴻溝,更何況,米其林對中國美食的評價。
主觀評價跟評委息息相關,米其林的評委大多是歐洲人、北美人,亞洲人是少數。
中西口味的對立,在這次米其林事件一覽無余。
米其林評選合不合理?看看評價標準是什么!
米其林成為吃貨寶書,不無道理!
匿名造訪、獨立評審、精挑細選、每年更新、標準一致,這是米其林為了盡量達到公平公正而衍生的五項承諾。
米其林指南的評選嚴格遵循5條標準、
· 食材水平
· 料理技藝水平和口味的融合
· 創新水平
· 是否物有所值
· 以及烹飪水準的一致性
據說美食偵探每年要吃225頓飯,撰寫上千份報告,旅行3萬公里以上來保持客觀的水準。
同時美食偵探需要在餐廳匿名就餐,全程體驗餐廳舒適程度、服務態度、食物好吃度來做出綜合打分。更不用說對人員的嚴格培訓、工作區域調動來最大限度保證客觀。
從這次北京米其林餐廳評選來看,餐飲界和電影界折射出的問題都是一致的。很多國內廣受好評的餐廳和影視作品擠破腦袋想要沖向國際,國內的冷門,卻能在國外廣受好評。
北京米其林指南“必比登”餐廳 名單,摻雜著對北京美食的些許想象和美食偏見,也把背后的標準化評選帶入國內。
中國餐飲也應當放下偏見,剔除成見,展示出更多美味,引起國際對美食靈魂的共鳴。
Copyright ? 2014-2019武漢七境堂廣告有限公司 鄂ICP備19029908號